從歷年的考試情況來看,CPA《審計》可是一門專業(yè)性比較強、考點零散,并具有一定難度的科目,一般來說都建議大家將《審計》放到最后來看,為什么呢?我們來看看吧。
一、工作適用范圍方面
從實際工作的適用范圍來說,如果有對CPA六科深入研究的就知道,每個科目的設置都是有其背后實際就業(yè)對應適用單位的,例如《稅法》這科更合適企業(yè)稅務崗位、稅務局等單位,《經(jīng)濟法》就業(yè)方向可以是證券公司,而《審計》這科就相對比較專一,在事務所這類型的單位會有直接的作用!
所以,對于超過一半都不會選擇去事務所的考生來說,先考下《審計》這科對于自己的實際工作求職用處并不是有直接的作用。如果你先考下《會計》《稅法》等科目,相對來說其適用的求職范圍就會更為寬廣。
二、考試難易程度方面
從考試難易來排的話,一般我們都是先難后易,為什么這么說,因為CPA考試對于專業(yè)階段的六科是有通過的時間要求,六科務必在五年之內(nèi)通過,如果我們先通過了簡單的科目這個時候就開始計算年限,萬一在后續(xù)的難度大科時考了好幾年,那前面考的科目就會失效又要求重新考試!這樣的安排,得不償失!而從通過率來看,《審計》科目的平均通過率都有25.77%,甚至在2018年達到31.05%位列六科之首!
三、科目特點方面
《審計》這個科目的屬性特征及變動程度,每年的變動相對于稅法等是比較小的一科,而且有大量需要我們記憶的知識點,對于這類科目我們晚學一年的影響也不大!
總的來說,如果大家不知道哪個科目安排最后考試,就試試按照這個思路去衡量一下《審計》這科的情況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