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,我聽朋友艷芬訴苦,她說不知道要怎么處理存貨盤虧的賬務。于是向我請教了相關存貨清查的會計知識。通過詢問得知,她所在公司的倉庫發(fā)生了貨物丟失的情況。經核查發(fā)現(xiàn),貨物丟失是一名小偷所為。然而這批貨物早已銷毀,無法收回。
知曉各種緣由以后,我就跟朋友仔細分析了存貨清查一般會涉及到的各種賬務處理。為了能夠讓朋友以及更多會計同仁充分理解這塊會計專業(yè)知識,我以較為通俗易懂的形式,舉了以下幾個例子,并且按實際情況具體分析,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理解清楚。
存貨盤虧
存貨出現(xiàn)盤虧時,大致分為這兩種情況:人為造成和自然災害。其中人為造成存貨盤虧的情況包括收發(fā)計量出錯、管理不善和無法收回的損失等原因;例如:多計或少計、過失人管理失職、正常損耗、偷竊等。
屬于人為造成存貨盤虧毀損的情況,需要先扣除剩余殘料價值,再扣減可以收回的保險賠款和過失人的賠償款,最后再將凈損失計入當期損益的“管理費用”。
屬于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貨盤虧情況,需要扣除剩余殘料價值、可收回的保險款和賠償款等還款,才能將凈損失計入“營業(yè)外支出”。
對于購進的貨物、在產品、產成品發(fā)生非正常損失引起盤虧存貨應負擔的增值稅,應一并轉入“待處理財產損溢”科目。
舉個例子:
2020年2月底,A公司全面復工后,對公司進行了全面地毯式清查。在存貨清查中發(fā)現(xiàn)倉庫原材料短缺 6,000 千克,賬面實際成本 60,000 元。經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由于職員保管不善,導致過年期間被小偷“光顧”,從而造成材料損失 200 千克,收回殘料價值300 元;由于自然災害造成材料損失 5,800 千克,由于之前購買了保險,所以根據相關規(guī)定,保險公司同意賠償 38,000 元。則其會計賬務處理如下所示:
計算原材料單價:60,000/6,000= 10 元/千克
需轉出進項稅額:200*10*13%= 260 元
(注意:由于管理不善導致存貨盤虧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,需要轉出進項稅額;由于自然災害造成存貨損失,進項稅額無需轉出。)
批準前:
借:待處理財產損溢 60,260
貸:原材料 60,000
應交稅費——應交增值稅(進項稅額轉出) 260
批準后:
借:原材料(剩余殘料價值) 300
其他應收款 (保險公司保險賠款) 38,000
營業(yè)外支出 20,000
管理費用 1,960
貸:待處理財產損溢 60,260
注意:
?、?,800千克由于自然災害盤虧的材料,無需進項稅額轉出,則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為 5,800*10= 58,000元材料的初始入賬。其中38,000元可由保險公司賠償,則剩余20,000元需要計入“營業(yè)外支出”。
②先扣除殘料價值,和保險公司賠款,以及確定了營業(yè)外支出的損失,則剩余部分金額是由管理不善導致原材料被盜,從而造成的損失,需計入“管理費用”,而不是“營業(yè)外支出”。即:60,260-300-38,000-20,000=1,960 元。
③營業(yè)外支出是指除主營業(yè)務成本和其他業(yè)務支出等以外的各項非營業(yè)性支出。如罰款支出,捐贈支出,非常損失等。而材料被盜情況不屬于非常損失,是屬于管理不善所致。
存貨盤盈
存貨出現(xiàn)盤盈,一般情況是通常由企業(yè)日常收發(fā)計量或計算上的差錯所造成的。然而計量出錯的存貨盤盈,應沖減“管理費用”,而非計入“營業(yè)外收入”。
舉個例子:
A公司在全面清查后,除了發(fā)現(xiàn)原材料盤虧以外,還出現(xiàn)了產成品盤盈的情況,已知產成品成本價值為 3,500 元。經調查核實,是由于會計人員核算計量出錯導致。則其會計賬務處理如下所示:
批準前:
借:庫存商品 3,500
貸:待處理財產損溢 3,500
批準后:
借:待處理財產損溢 3,500
貸:管理費用 3,500
注意:
①存貨出現(xiàn)盤盈情況,主要是由會計人員計量出錯所致。因為庫存商品、原材料這些存貨都屬于有形資產,只會消耗和損失,除了計量出錯的情況以外,一般不會憑空多出物資。因此,由于計量出錯導致管理不善的問題,需要計入當期損益“管理費用”。
?、跔I業(yè)外收入主要包括: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、出售無形資產收益、債務重組利得、企業(yè)合并損益、盤盈(現(xiàn)金)利得、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、政府補助、教育費附加返還款、罰款收入、捐贈利得等。
營業(yè)外收入出現(xiàn)盤盈情況,只有在現(xiàn)金盤盈的時候才會出現(xiàn)。因此存貨盤盈,不計入“營業(yè)外收入”。
好了,以上就是小編今天所講的內容,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,幫助大家解除疑惑。大家對此如果存在疑問或者建議的,歡迎留言,我們一起交流探討。
會計網所有內容信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820538167。
滬公網安備
31010902002985號,滬ICP備19018407號-2,
CopyRight ? 1996-2025 kuaiji.com 會計網, All Rights Reserved.
上海市互聯(lián)網舉報中心
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