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核算、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,中小企業(yè)的成本管理是企業(yè)戰(zhàn)略的重中之重,控制好成本,企業(yè)就能立于不敗之地。
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
1.品種法: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。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。適用范圍:適合大批量、單步驟生產的企業(yè)。如發(fā)電、采掘業(yè)和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(yè)。
2.分批法: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。適用范圍:單件、小批量生產企業(yè);按照考核訂單組織生產的企業(yè)——因而也稱“訂單法”。
3.分步法:以產品生產階段、“步驟”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方法。適用范圍:大批量、多步驟、多階段生產的企業(yè);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、步驟、車間計算成本;冶金、紡織、造紙企業(yè)和其他一些大批量流水生產的企業(yè)等。
4.分類法:以“產品類”作為成本計算對象、歸集費用、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。適用范圍:分類法適合于產品品種規(guī)格繁多,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企業(yè)。如鞋廠、軋鋼廠等。
5.ABC成本法:是一種將制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以“作業(yè)”為歸集和分配依據的方法,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,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。由于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,
因此,企業(yè)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。企業(yè)在核算成本時,應該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,并規(guī)范成本的核算過程,減少隨意性,一旦確定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之后,不要隨意改變。
所謂成本分析,即揭示成本差異,分析差異的原因。將企業(yè)實際發(fā)生的成本分別與企業(yè)的目標成本、同行業(yè)平均成本以及國際同類企業(yè)的成本比較,將差異發(fā)生的原因作為決策的依據,從而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,改進決策,提高企業(yè)效益。分析方法主要有對比分析法、連鎖替代法和相關分析法等。
1.對比分析法:是通過成本指標在不同時期、不同企業(yè)(或不同情況)的數據對比,來揭露矛盾的一種方法。這里,必須注意指標的可比性。
2.連鎖替代法:也稱連鎖置換法、連環(huán)替代法。也是確定引起某經濟指標變動的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計算方法。適用范圍:在幾個相互聯系的因素共同影響著某一指標的情況下,來計算各個因素對經濟指標發(fā)生變動的影響程度。
3.相關分析法:企業(yè)的各種經濟指標,存在著相互依存關系,一個指標變了,就會影響到其他經濟指標。例如:生產數量的變化,必然會引起成本的相應變化,利用數學方法進行相關分析,找出有關經濟指標之間規(guī)律性的聯系,即為相關分析法。
會計網所有內容信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820538167。
滬公網安備
31010902002985號,滬ICP備19018407號-2,
CopyRight ? 1996-2025 kuaiji.com 會計網, All Rights Reserved.
上海市互聯網舉報中心
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