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職同時備考CPA和稅務師需科學規(guī)劃時間與科目組合,利用兩證知識點重疊(約40%)實現高效通關。2025年稅務師考試定于11月15日-16日,CPA考試通常在8月,需提前錯峰備考。以下從時間管理、科目搭配、階段任務到資源整合四方面提供實操方案。
一、每日時間切割:碎片化+模塊化學習
在職考生每天至少需保證2-3小時深度學習。建議拆分時段:
通勤/午休:用會計網APP刷題(如增值稅、企業(yè)所得稅等重疊知識點),每日積累30題;
晚間黃金3小時:主攻教材或網課,優(yōu)先學習《會計》《財務與會計》《稅法一/二》等交叉科目。
避免周末突擊,每周固定10小時集中攻克重難點(如長期股權投資、國際稅收)。
二、科目搭配策略:優(yōu)先“一拖二”組合
基于知識點重合度,首年推薦“CPA核心科目+稅務師關聯科目”:
高效組合:CPA《會計》+《稅法》+稅務師《財務與會計》《稅法一》《稅法二》(重合度超60%);
進階組合:加報稅務師《涉稅服務實務》(需稅法基礎,但三科聯動性強)。
避免同考CPA《審計》與稅務師《法律》,兩者思維模式差異大易混淆。
三、三階段動態(tài)調整法
同步基礎階段(1月-6月):
主攻教材框架和共性考點,如CPA《稅法》與稅務師《稅法一/二》的增值稅、企業(yè)所得稅規(guī)則對比,用對比筆記標注差異點(如稅務師更強調稅收優(yōu)惠實務應用)。
強化攻堅階段(7月-9月):
CPA考后轉戰(zhàn)稅務師,聚焦稅務師獨有考點(如涉稅服務實務的納稅申報流程)。刷近3年真題時,用錯題歸因表區(qū)分“概念模糊”或“計算失誤”。
沖刺補漏階段(10月-11月):
??紩r限時完成稅務師《財務與會計》綜合題(大量計算題),同步復習CPA未通過科目。
四、低成本資源復用技巧
教材復用:CPA《稅法》教材可覆蓋稅務師70%稅法知識點,補充《涉稅服務實務》案例即可;
題庫共享:中稅協(xié)官網免費章節(jié)題庫(如國際稅收計算)與CPA稅法真題交叉練習;
課程選擇:優(yōu)先選“CPA+稅務師”雙證班次,避免重復購買?;A薄弱者可試聽知識圖譜梳理課(如增值稅全鏈條解析)。
若對科目搭配或重難點拆解有疑問,可點擊【在線咨詢】領取雙證備考資料及免費機考模擬系統(tǒ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