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SCPA是財會領域的黃金證書之一,一直是高薪的代名詞,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認可度,能幫助大家獲得更多的職業(yè)機會,吸引了很多人報考。那么,美國cpa考試考幾門?考了有什么優(yōu)勢?一起來看看吧。
一、2025年美國CPA考試科目結構:3+1新模式
自2024年美國CPA考試改革后,科目調整為3門核心必修+1門選修(總分4門通過)。具體設置如下:
類型 | 科目名稱 | 考試內容定位 | 單科考試時長 |
---|---|---|---|
核心科目 | FAR(財務會計與報告) | 企業(yè)會計準則、合并報表、政府會計等 | 4小時 |
AUD(審計與鑒證) | 審計流程、內控測試、職業(yè)道德 | 4小時 | |
REG(稅法與商法) | 聯(lián)邦稅法、商業(yè)法律、個稅規(guī)劃 | 4小時 | |
選考科目 | BAR(商業(yè)分析與報告) | 財務數據分析、戰(zhàn)略決策建模 | 4小時 |
ISC(信息系統(tǒng)與控制) | 信息安全、IT審計、系統(tǒng)治理 | 4小時 | |
TCP(稅務合規(guī)與規(guī)劃) | 稅務爭議解決、跨國稅務籌劃 | 4小時 |
可自由選擇核心與選考組合,但建議優(yōu)先攻克基礎科目(如FAR)。通過一門核心或選考后,其余科目需在30個月內通過(部分州已執(zhí)行)。所有科目均需達到75分及以上方可通過。
二、3門核心科目備考重點
1. FAR(財務會計與報告)——基石科目
內容占比:約40%考核企業(yè)會計準則(US GAAP與IFRS對比),30%政府與非營利會計,剩余內容為合并報表與金融工具。
2. AUD(審計與鑒證)——實務邏輯科目
需理解審計流程(從計劃到出具報告)、內部控制的測試方法,以及道德沖突解決方法。刷題時注重“審計證據鏈”思維訓練,平均需180-200小時備考,錯題復盤率需>60%。
3. REG(稅法與商法)——法規(guī)記憶科目
聯(lián)邦個稅、公司稅稅率表(2025年更新版)需背誦,商法部分重點記憶UCC條款和合同法。建議拆分為“稅法150小時+商法80小時”,利用流程圖輔助記憶稅務申報流程。
三、選考科目3選1
考生需從BAR、ISC、TCP中任選一門,可根據職業(yè)方向選擇:
科目 | 適合人群 | 考試特點 | 近年通過率 |
---|---|---|---|
BAR | 財務分析師、財務經理 | 需構建財務模型,考察Excel實際應用能力 | 55%-60% |
ISC | IT審計師、風控顧問 | 側重系統(tǒng)安全評估(如SQL注入防護)、COSO框架 | 50%-55% |
TCP | 稅務顧問、跨國企業(yè)會計 | 國際稅法案例占比提升(如BEPS規(guī)則) | 65%-70% |
計劃進入四大的考生推薦BAR(財務建模需求高),中小企業(yè)財務可選TCP。會計背景薄弱但對IT感興趣,可嘗試ISC;稅法基礎扎實則優(yōu)先TCP。BAR增加ESG報告分析題,ISC加入AI風險管控新考點。
2025年美國CPA考試仍秉持“3+1”模式,但選考科目的靈活性為考生提供了針對性提升空間。新手考生需盡早明確職業(yè)定位,結合核心科目打基礎、選考科目補專長的策略,制定6-12個月的分階段學習計劃。值得強調的是,盡管單科通過率波動(如FAR常年低于50%),但通過系統(tǒng)學習(如利用Becker教材分章突破)和真題模擬(至少完成3套全真試卷),完全可實現(xiàn)高效通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