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計要素的計量屬性包括:歷史成本、重置成本、可變現凈值、現值和公允價值。企業(yè)應當根據經濟業(yè)務的性質和特點,合理選擇適用的計量屬性。
計量屬性大白話解釋
計量屬性就是“給企業(yè)資產和負債標價的方法”——
歷史成本:買東西時的實際成交價(比如10年前買的房子花了100萬);
重置成本:現在重新買同樣的東西要花多少錢(比如同地段新房要500萬);
可變現凈值:急賣能收回多少錢(比如二手手機掛閑魚標價2000元,成交價可能1800元);
現值:未來錢折算成現在的價值(比如10年后的100萬,現在只值60萬);
公允價值:當前市場上大家認可的價格(比如股票實時價格)。
會計要素五大計量屬性詳解
1.歷史成本(過去的價格)
定義:
“資產按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計量,負債按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計量?!?/p>
大白話:
資產:買的時候花了多少錢就記多少錢;
負債:借了多少錢就記多少錢。
案例:
某公司2015年買地花費1億元,2024年賬上仍記1億元(歷史成本);
某企業(yè)向銀行借款1000萬元,按合同金額入賬,不隨利率變化調整。
適用場景:
固定資產(如廠房、設備);
長期股權投資(持股比例較低時)。
2.重置成本(現在的買價)
定義:
“資產按當前購買相同或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計量?!?/p>
大白話:
現在重新買一個同樣的東西要花多少錢。
案例:
某工廠設備原價100萬元,現同型號設備市價150萬元,重置成本為150萬元;
某服裝店庫存布料因通脹漲價,按當前采購價調整賬面價值。
適用場景:
存貨跌價準備計提;
保險理賠評估資產損失。
3.可變現凈值(甩賣價)
定義:
“資產按正常出售價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計量?!?/p>
大白話:
現在賣掉能拿到手的錢,扣除運費、手續(xù)費等成本。
案例:
某手機廠商庫存舊機型成本2000元/臺,現市場價1500元,扣除運費50元,可變現凈值1450元/臺;
某超市臨期食品打折促銷,標價10元/盒,扣除人工處理費2元,可變現凈值8元/盒。
適用場景:
存貨減值測試;
資產緊急處置評估。
4.現值(未來的錢折現)
定義:
“資產或負債按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計量?!?/p>
大白話:
把未來能賺的錢或要還的債,按利率折算成現在的價值。
案例:
某企業(yè)持有5年期國債,到期本息合計115萬元,按5%折現率計算現值為100萬元;
某公司分期收款銷售設備,總價120萬元分3年收回,現值可能為110萬元(考慮資金時間價值)。
適用場景:
長期應收款/應付款的計量;
養(yǎng)老金負債評估。
5.公允價值(市場公認價)
定義:
“在有序交易中,市場參與者基于當前信息自愿達成的交易價格?!?/p>
大白話:
市場上大家現在愿意成交的價格,比如股票、黃金的實時報價。
案例:
某上市公司股票市價10元/股,按公允價值計量;
某投資性房地產每年末按評估機構報告調整賬面價值。
適用場景:
金融資產(股票、債券);
投資性房地產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