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定資產終止確認,簡單來說就是企業(yè)將某項固定資產從賬本上正式“除名”的過程。就像你賣掉一輛舊車后,需要把它的信息從家庭資產清單里劃掉一樣,企業(yè)也需要對不再使用、報廢或出售的廠房、設備等長期資產進行“銷賬”操作。這一過程的核心是停止記錄該資產的折舊,并計算其最終價值變動對利潤的影響,確保財務報表真實反映企業(yè)的實際資產狀況。
通俗例子:
假設面包店有一臺用了10年的烤箱,因故障無法維修決定報廢。財務人員需要:
將烤箱的原價(如10萬元)和已提折舊(如9.5萬元)從賬上清除;
記錄報廢損失(假設殘值收入0元,則損失0.5萬元);
在利潤表中體現(xiàn)這筆損失。
這個過程就是終止確認。
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觸發(fā)條件
根據財政部《企業(yè)會計準則第4號——固定資產》,以下兩種情形必須終止確認:
資產處于處置狀態(tài)
具體場景:出售設備、廠房拆除、車輛報廢、將設備對外投資等。
關鍵判斷:資產已不再用于生產、經營或出租,徹底退出企業(yè)經濟活動。
資產無法產生經濟利益
具體場景:
技術淘汰(如老式縫紉機被智能設備替代);
自然災害損毀(如洪水沖毀倉庫);
長期閑置且無使用計劃(如停用3年的生產線)。
關鍵判斷:資產未來無法帶來任何收入,甚至需要額外支付維護費用。
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賬務處理
1.將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轉入固定資產清理
借:固定資產清理
累計折舊
固定資產減值準備
貸:固定資產
2.結算清理費用等
借:固定資產清理
應交稅費——應交增值稅(進項稅額)
貸:銀行存款
3.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、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
借:銀行存款、原材料等
貸:固定資產清理
應交稅費——應交增值稅(銷項稅額)
4.確認應收責任單位(或個人)賠償損失
借:其他應收款
貸:固定資產清理
5.結轉清理凈損益,分為兩種情況轉入不同的科目
如果是出售固定資產:
借:固定資產清理
貸:資產處置損益
出售凈損失編制相反會計分錄。
如果是報廢、毀損固定資產:
借:固定資產清理
貸:營業(yè)外收入
報廢、毀損固定資產凈損失編制相反會計分錄。
結轉后,“固定資產清理”科目沒有余額。